
4月24日,我院与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逸夫楼举行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红色文化研究及校际合作展开深入探讨。湘西州人民政府二级巡视员包太洋、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肖映胜等一行12人,与我校党委副书记李红革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共聚一堂,共谋发展。

座谈会上,党委副书记李红革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学校扎根常德、传承千年武陵文脉的历程,并重点介绍了学校通过设计“课堂教学明理、原著阅读悟理、社会实践求理、理论宣讲传理”教学方案,创新打造“行走思政课”“场馆思政课”“习马研读课”“理论宣讲课”“研学互济课”等教学模块,形成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特色体系。
吉首大学廖浩、曾文、刘因灿、贾霓、周红果、辜俊君等教师交流了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教师“去专业化”与“再专业化”、教学与科研双向反哺、教材内容重构等经验做法。
会议期间,双方围绕共建红色文化研究平台、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共育师资队伍等达成多项共识。未来将联合挖掘武陵山片区革命史料,协同打造跨区域“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并通过互派教师访学、联合课题攻关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力争为全国思政课建设提供“湘西样本”。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肖映胜表示,两校同处武陵山片区,肩负服务地方发展的共同使命,需要围绕特定区域的特殊元素来深化合作。湘西州二级巡视员包太洋充分肯定两校合作方向,并期待双方以思政教育为纽带,推动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此次座谈会是两校深化合作的新起点。正如党委副书记李红革所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未来,双方将携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共同谱写新时代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审:童淼林,二审:朱凯玲,三审:董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