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调研
——以石门县雁池乡伍家塌自然村为例
李芳芳
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政教10101班
在广大偏远的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依然是农村的决定力量,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基于这个观点,在调研期间我对石门县雁池乡伍家塌自然村的村民进行了身体健康素质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从伍家塌近50年来村民死亡情况和老人长寿情况看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
1、死亡人口情况
姓名 |
死亡时间 |
死亡年龄 |
死亡原因 |
覃正乐 |
2010年 |
53岁 |
肝癌 |
黄含秀 |
1996年 |
89岁 |
心脏病 |
覃容平 |
2007年 |
40岁 |
尿毒症 |
覃道权 |
1976年 |
63岁 |
心脏病 |
覃事忠 |
1989年 |
47岁 |
尿毒症 |
覃事能 |
1980年 |
39岁 |
肝癌 |
覃事君 |
1983年 |
57岁 |
大诊病 |
覃正高 |
1994年 |
89岁 |
心脏病 |
覃事华 |
2004年 |
67岁 |
肝癌 |
黄显文 |
1993年 |
69岁 |
高血压 |
黄承统 |
1970年 |
41岁 |
胃溃疡 |
黄照中 |
1983年 |
79岁 |
心脏病 |
郑春娥 |
1976年 |
69岁 |
心脏病 |
龚卯秀 |
1985年 |
58岁 |
偏风症 |
黄显安 |
1972年 |
30岁 |
肺癌 |
覃业贵 |
1999年 |
54岁 |
肝癌 |
黄光逢 |
1960年 |
54岁 |
高血压 |
王银娥 |
1987年 |
85岁 |
肝癌 |
黄先来 |
1997年 |
56岁 |
肺结核 |
唐林云 |
2000年 |
51岁 |
肝癌 |
陈从春 |
1975年 |
39岁 |
皮肤癌 |
覃春元 |
2000年 |
59岁 |
肾结石 |
陈妹运 |
1975年 |
39岁 |
肺病 |
黄东娥 |
1969年 |
69岁 |
肝癌 |
陈之教 |
2009年 |
54岁 |
脑溢血 |
唐林云 |
2000年 |
51岁 |
肝癌 |
覃正端 |
1960年 |
69岁 |
肾结石 |
黄承继 |
1976年 |
36岁 |
白血球 |
黄付秀 |
1966年 |
50岁 |
心脏病 |
郑谢真 |
1998年 |
83岁 |
肝炎 |
2、伍家塌高龄人口及老年人口结构情况
现有7个75岁以上的老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两个)
覃道奎88岁 周成芳84岁 覃道文76岁 盛忠秀76岁 覃事教77岁 覃事桃77岁 陈珍风77岁
伍家塌60岁以上的老人所占的比例
伍家塌共有145人,其中60岁以上的村民有30人,占总人口的20.7%
3、伍家塌村民身体健康状况分析
在伍家塌自然村近50年来有30位村民病死,其中在20世纪60、70年代病死的有11人,并且其平均死亡年龄为50.81岁,在20世纪80年代病死的有6人,其平均死亡年龄为60.83岁,在20世纪90年代病死的有6人,其平均死亡年龄为73.3岁,在21世纪初期病死的有7人,其平均死亡年龄为53.6岁,在这病死的30人中,因患肝癌和心脏病而死亡的占了15人。
从以上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
1、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伍家塌村民的平均寿命在逐年上升;
2、在病逝的30人,有50%的人是因患肝癌和心脏病而病逝的,这与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有关;
3、在21世纪初期,伍家塌村民的平均死亡年龄比往年有所降低,这也就折射出一个问题:虽然村民收入条件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居民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不是特别关心,特别是大量饮酒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4、当前村民长寿人口不断增多,村民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雁池村的村民身体健康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伍家塌村民健康状况改善的原因分析
1、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以往的村民吃不饱,穿不暖,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生活水平低,到后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家境贫困,也只能填饱肚子,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使得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农村经济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增加,自然村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到现在,伍家塌的村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修建了新房子,家家户户都有家用电器,村民的生活更加方便,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总之,村民在吃穿住行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2、 医疗技术水平以及医疗设备水平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很多病种到现在都能医治,近年来,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医学研究和医疗技术的改进,并为现代医学培养了大批医术人才,制造和引进了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器材,改善了医疗质量。以往的村民得病后,基本上都到村子上的赤脚医生那里去看病。赤脚医生的医术得不到保障,而乡村医院的医疗设备也落后,到现在,随着乡村医院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的逐步齐全,村民不再因这些制约性因素导致疾病得不到及时的医治。
3、 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的生活卫生条件不断的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得农民再也不用为饥饿而担忧了,村民再也不用因饥饿而吃山上的野菜、野果、树皮了,温饱问题的解决,使得农民更加注重饮食卫生,现在村民更加注重的是饮食的质量和口味。物质问题的解决使农民更加重视起居卫生,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活卫生条件的提高,是村民身体健康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4、 国家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给农村带来的优惠政策
国家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和较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形成,使村民得到了很多实惠,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实行减轻了农民很多负担,雁池村从2005年实行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医保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治病难,住院难”的问题,据调查,以往村民的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家里经济困难,无钱去医院治病,现在村民生病了,国家还补贴村民的部分医疗费,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有病看病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近年来,雁池乡的乡镇医院每年都会免费定期为老人、孕妇体检,以前的村民根本就不会花钱去医院做体检,等感到身子不适时才到医院做检查,现在国家免费给65岁以上的村民做定期身体检查,让村民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按照自身情况注意生活饮食习惯,防患各种疾病,这有利于农民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也保障了农民的权利。
5、 村民的生活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以往的村民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能吃饱穿暖,能温饱问题的解决就足够了,而现在的村民并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了,更加注重养生之道和防病之道,村民们都有较高的养生意识,懂得饮食的科学性,部分老年人还经常锻炼身体,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就医意识不断加强。国家严厉打击封建愚昧迷信思想的政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以前的农村封建迷信思想是非常深入人心的,许多人得病后不去就医,而是请巫医用妖魔鬼怪来治病,致使病情越来越严重,当病情非常严重时,再去就医,既因病情到晚期,也因当时医术不高和医疗设备不齐全,最终导致无法医治,而现在,虽然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多是初中水平,但是他们大部分是相信科学的,在思想上有很高的觉悟,生病了就得去医院看病,就医意识较高。
三、改善村民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打造伍家塌长寿村愿景的对策分析
从伍家塌村民的死亡情况和患病情况可以看出,伍家塌村民患肝癌和心脏病的比率是较高的,究其原因主要从以下2点来分析:第一,村民不合理,不科学的饮食习惯。据调查,这里的村民有喝酒的爱好,经常过量的饮酒和醉酒,使得酒精大量寄存在村民的身体里面,损害村民的肝脾,引起肝病,由于不注意饮食导致肝癌。伍家塌的村民都喜欢吃辣椒,医学上讲,吃辣椒是易引起心脏病的,有的村民家境贫困买不起菜,一般就吃些容易下饭的菜如辣椒和腌菜,因此村民得心脏病的机率较大。第二,村民过度劳累。伍家塌很少有农机器耕作,并且这里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柑橘,属旱地作物,要收获这些作物,基本上靠体力劳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的日益劳作,使得村民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容易患各种疾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从村民自身开始,,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注意休息与劳作相结合,形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但是要提高伍家塌村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水平,使村民更加长寿就应该从以下4方面着手
1、 保护好环境
首先,国家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提高村民周围的卫生条件,保护好生态环境。卫生环境的好坏严重影响着村民的身体健康素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使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还是有很多落后的农村依然过着较原始的生活,如伍家塌村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还依然存在,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不懂得如何关爱自己的生命,更不懂得科学的饮食,农村卫生条件是较差的,没有规范的垃圾厂,更没有垃圾处理厂,在田地里打农药的药品袋在农村随处可见,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危害的农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卫生环境的投入,加强对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积极采取对付水土流失的各种防护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其次,村民个人也要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村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村民不仅仅只注重个人卫生,还要具有公共环保意识,改善村民周围的卫生条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尤其是村民打农药后的农药袋不能随手乱扔,要扔在固定的垃圾场所,家庭产生的垃圾也要扔到相应的垃圾场所,据科学研究发现,高强度的农药杀虫剂对土壤和水资源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村民应该拒绝买具有剧毒的杀虫剂,保护水土资源,不乱砍乱伐,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不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保护好原始的生态环境,村民也要树立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总之,村民要保护好生存环境,保证生活质量。
2、 村民要坚持健康的生活理念:要相信科学,按科学办事,留心身边的健康提示,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医学常识,在农村,村民都是很节约和简朴的,因此村民在饮食方面最易出现的问题是,村民舍不得扔掉变质的饭菜,但是吃变质的饭菜是最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因此村民必须改变这种坏习惯,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特别是要少饮酒,少抽烟,关爱生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过度劳累也是危害村民健康的现象,过度的劳累会降低村民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村民应该合理的安排农作时间,以使自己不过度的劳累,形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农民要了解医疗卫生常识和健康生活的知识一般有三个渠道:一通过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二是通过阅读书籍和报纸,三是通过看宣传栏的宣传版,国家和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健康生活知识的宣传,健康的生活理念是村民保持身体健康和长寿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村民一定要坚持健康的生活理念。
3、 医疗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规范医院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水平,特别是要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在农村,乡镇医院是最主要的治病场所,但是一般的乡镇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是较差的,现在也有部分农村患者,因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较差而死亡,这就要求提高乡镇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水平。加大对医疗卫生的宣传力度和生活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以及改善医疗卫生环境,规范管理好乡村医院。据调查发现雁池乡的中心医院的医生的医术水平都不是很高,当地政府应综合各种因素,积极培养一批医术较高的人才,提高医疗质量,当地政府还要扩大地方财政开支,增加一批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器械,完善医疗设备水平,最终提高乡村医院得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
4、 搞好文化建设,改善村民的文化生活,给人们一种愉悦的生活心态。以往的村民只追求物质上的东西,现在的村民不仅仅只满足于物质上的要求,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享乐,改变农村单一枯燥的娱乐方式,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方式,让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村民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目前村民的主要娱乐方式是打牌和看电视,据了解,伍家塌村落基本上都是属于土家族人,搞好当地的文化建设,就必须保留和发扬当地的少数民族习俗,要丰富村民的精神娱乐生活,政府要增加扩大对农村文化的财政开支,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保留与发扬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组织和开展各种健康积极的娱乐文化活动,建立各种乡村娱乐活动场所,如唱京剧比赛和土家族舞蹈比赛,建立农家书屋,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达到使村民身心都健康的目的。
国民的身体健康素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是衡量国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本国的现状来看,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要提高全民的身体健康素质,就必须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发展,也就没有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好三农政策,关注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农民的利益,最基础的就是要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农民有好的身体才能带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解决好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现状,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才能最终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