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些年走过的路
2010、2011队员 解巾英
我是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2006级文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2010年、2011年我有幸参加了湖南文理学院黄向阳教授组织的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那是两次难忘的行走。
我是如何参加行走活动的
湖南文理学院有两个校区,大学前2年,即2006年9月—2008年7月,我是在东校区就读的,后来由于学校统一安排,大学后2年,即2008年9月—2010年6月我是在西校区就读的,也正是因为在西校区就读,我才有机会听到黄老师的课,才有机会认识黄老师,也才有机会参加黄老师的行走活动。
听黄老师的课,如果听进去了的话,会有一种上瘾的感觉,当时我们班并没有安排黄老师的选修课,有一天,我无意间走进一间教室,刚好是黄老师的课,当时好像老师没讲什么课,只是放了纪录片《邓小平》,下一个礼拜,我又去了,这次黄老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全球热点问题等,这些都很吸引我,于是每周黄老师的两节选修课我都兴致勃勃地去听了。
就这样旁听老师的选修课将近一年,笔记也记了好几本,期间因为有一个月在桃源县实习,所以没能听课,我有的时候也会在课堂上提提问,不过我估计依旧是我认识老师,老师不认识我。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老师以前组织过行走活动,直到有一次上课老师说今年暑期会组织去湘赣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名,我当时就很想报名,但又不知道老师会不会让我去,因为老师还不认识我咧。不过当时我已经有幸考上了研究生,我就仅凭这一点点底气,在老师下课后,等围着老师讨论问题的同学散去后,壮着胆子跑向即将离去的老师,问我能不能报名参加今年的行走活动,老师简单地问了我的一些情况后,就爽快地答应了,要我把我所在学院和姓名用短信发给他。我当然是非常高兴了,那时,雨好像停了有一阵了,老师就手拿一把长伞回去了。
之后不久,老师就召集我们一起去的小伙伴们在白马湖开了一个短会,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我认识了同样考上研的彭亚、刘丹英,她们2位在2009年就已经参加过老师组织的行走活动,而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请教了她们很多问题。之后,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听黄老师的课,直到6月份离校。
我的行走经历
2010年8月,期待已久的行走终于到来了。记得那天早上我和彭亚、赵英皇、靳一谋、胡远鹏等在长沙火车站集合,然后乘坐火车到韶山,与黄老师带的另一拨人会合。我们一个个都非常兴奋,背着重重的背包向毛泽东故居前进,排队参观了毛泽东故居等地,晚上我记得睡的是几个人的大通铺,我们几个女生把3张床拼起来,6、7个人就那么并排睡着。之后的几天,我们一路步行,沿途参观了刘少奇故居、雷锋故居、谭嗣同故居、胡耀邦故居、秋收起义旧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三湾改编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地,一路上经过了湖南省的长沙、韶山、宁乡、浏阳,江西省的上栗、萍乡、安源、莲花、龙田、永新、三湾、古城、龙市、茅坪、茨坪、井冈山等地。可以说,这次行走让我们重温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每到一处都让我们接受到了一次革命主义教育,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艰苦卓绝的斗争,让我们深切地了解到了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所以当我们每天在烈日下背着几十斤重的行李走几十公里路,每天几个人挤在一起睡在简陋的旅馆里的时候,我并不觉得苦,因为我觉得我们要比那个处于烽火硝烟时的人们幸福,我们要珍惜现在和平年代的生活。
我们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参观完后,就坐火车回来了,记得在茶陵火车站停留的那几个钟头,大家还兴致勃勃地玩起了杀人游戏。虽然十几天来一起同甘共苦的小伙伴们离别在即,但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期待着再次聚首。
时隔一年,2011年暑假,我又一次报名参加行走活动,这一次是到河南、湖北等地。我们是在常德会合,然后坐火车直接去河南安阳,彭亚已经在那里帮我们订好了旅社。这一次我们走的感觉与上一次的完全不同,同行的有几位也是2010年一起的同伴,比如彭亚、胡远鹏等。这次我们走过了河南的安阳、汤阴、封丘、滑县、长垣、浚县、开封、许昌、南阳,湖北的襄阳等地,参观了安阳师院、殷墟、袁世凯墓、中国文字博物馆、毛泽东视察黄河处、陈桥驿、大相国寺、开封博物馆、开封府、南阳师院、卧龙岗、灞陵桥、关帝庙、南街村、许昌博物馆、襄樊学院、古隆中等地,让我大饱眼福。这次走过的都是历史名胜古迹,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感受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中国老百姓的智慧。随着历史的变迁,也许当年的辉煌我们只能通过想象重构,但历史终归是曾经发生过的,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也不会有将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我们只有不断从老祖宗中汲取智慧,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长足发展。
这次行走,我也忘不了那里的面和饼,虽然十几天来都没吃过米饭,但我对那里的面食并没有感觉到厌倦,包子、刀削面、胡辣汤、烧饼、黄金饼、鸡蛋拉面、鸡汁米线、全味烩面、土豆粉等,现在想想都流口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一个地方的人有一个地方人的习惯,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做到和而不同。就像我们同行的小伙伴一样,虽然生活习惯会有些不同,但我们彼此能互相关心帮助,这是弥足珍贵的。
行走对我以后生活的影响
距离2010年、2011年的行走活动有4、5年了,这几年,我从学校走入了社会,从学生变成了上班族。忙碌的生活,其实对于以前的生活来不及细细品味,只是总是会感叹,感叹青春的逝去,感叹人情的冷暖,感叹生活的残酷。
2012年6月毕业后,我来到长沙望城工作,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跑遍了望城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除了体力上的考验外,还有心理上的压力。有时候我很怀念那段时光,那时候我们行走,虽然体力上很累,但是我们心灵上是轻松的,我们可以看你所看,想你所想,写你所写,说你所说,无所顾忌。我也很庆幸有机缘能够在年轻的时候走那么一两次。我们当初行走就是好奇,就是想出去看看,就是想学习、想探险,想了解社会。我想,跟黄老师出去行走了,并不代表就会赚大钱、当大官、成功成名或者事业顺风顺水、生活红红火火,而是当处于困境时,当灰心失意时,当年的行走,当年行走时所看到的会给你力量,它会让你不走邪路,让你保持定力;当你春风得意时,想想当年的行走经历,它会让你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尊重。
我想,两次行走经历给我开启了一扇窗,一扇了解革命、了解历史、了解社会的窗口,也许我们当时看到的一下子还不能完全理解,也许生活有很多遗憾和不尽完美和不如人意的情况,也许我们还将面临许多的磨难,但是行走让我明白了,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将成为历史,你要做的就是无怨无悔地过好每一天,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解巾英
2015年9月8日于长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