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老师们对革命先烈生平事迹的了解,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传承红色基因、激扬奋进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跑好接力赛。2021年10月3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前往桃源参观革命烈士故居。
老师们的第一站,是参观覃振同志的故居。覃振(1884—1947),字理鸣,原名道让,桃源县建宁乡大田村(今马鬃岭罗家店)人。著名爱国人士,辛亥革命先驱。早年就读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早稻田大学,曾任中国同盟会总部评议员、武昌首义湘桂联军督战官、大元帅府参议、湖南巡阅使,后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司法院副院长等职。覃振年少有大志,吐属不同凡响。清末废科举制,改桃源书院为桃源高等小学堂,道让与同里诸生应试就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犯北京,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时在漳江书院求学的覃道让在县城广场发表演说,历数清廷辱国丧权和八国联军蹂躏北京的种种罪行,声泪俱下,闻者莫不动容。民国36年4月18日,覃振病逝于上海,终年63岁。弃世时家无余蓄。中国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颁国帑为之治丧,国葬于长沙岳麓山。
在参观覃振同志故居期间,为了督促老师们学习革命先烈精神,黄向阳老师特意在覃振同志故居前进行了关于学习革命精神的重要讲话。本次讲话重点强调了作为常德人要了解常德的英雄革命先烈们,并以此为基准进一步传承全国各地的革命先烈精神,要求老师们以身作则,作为革命精神的传播者,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革命先烈精神。
离开覃振故居后,老师们来到了刘炎纪念亭进行参观学习。刘炎(1904—1946),1904年生于湖南桃源,1927年8月入党,9月参加了秋收起义。1933年,刘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参加了第二、三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刘炎任新四军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协助司令员陈毅带领支队主力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他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广泛团结地方各阶层,促使他们投身抗战。同时,他派出战地服务团、民运工作组同地方党组织一起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组织农民、青年、妇女等抗日协会;发展党员,恢复和建立农村党支部,建立减租、减息调解委员会,有力支援解放战争中,新四军主力北撤山东。1946年11月20日,刘炎在山东临沂病逝,年仅42岁。
最后,老师们在刘炎纪念亭前合影留念,结束了这次的党史学习活动。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但革命先烈们的精神永垂不朽!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许不需要为了祖国付出生命,我们也许没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磅礴气概,但我们能做的,是认识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学习好各门文化知识,掌握好各种科学技术,丰富自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心灵。国家的尊严、国家的荣誉要靠我们自己来维护,烈士们的精神要靠我们来传承与发扬光大,国家的明天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从现在做起,从我们自身做起,主动承担起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施展自己的青春年华,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