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思政课堂与现实结合起来,让思政课生动、活跃起来,湖南文理学院黄向阳教授团队从1996年开始开展“行走教学”,一走便是二十五年了。在这二十五年间,他们把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社会,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积极打造“行走”思政课堂,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及时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让思政课堂“新”起来。该教学团队每在党代会、全会、全国“两会”召开结束不久,就组织思政课教师及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进行集体备课、试讲,熟悉讲授内容后分成若干小组深入班级、社区、村镇、企业及时宣讲宣传会议精神及相关政策。按照“班级、社区、村镇、企业在哪里,理论宣讲就要跟到哪里”“师生在哪里,理论宣讲就要讲到哪里”的要求,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不仅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学生在干中学,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精神财富。理论教学有了新内容,实践教学有了新手段,宣传教育有“新血液”。
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让思政课堂“活”起来。该教学团队紧紧结合世情、党情、国情、社情,从“大众化”和“故事化”入手,在常德诗墙讲授习近平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精神,在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讲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历史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浯溪河战役旧址、朱务善故居、林伯渠故居、王尔琢故居等地讲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国家级贫困县石门县讲授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等,使学生们关切点、社会发展关键点、思想感情共鸣点相统一,活泼了学习氛围,活跃了学生思维,活化了红色记忆。
走向田间地头,让思政课堂“实”起来。该教学团队紧紧围绕新中国建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有态度、有温度、有亲近感的题目,如农民增收、农业产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改革、农业现代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等,除寒暑假外,每学期由思政课教师带队,不定期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将思政课搬到田间地头,延展了课程教学实践,增强了课堂教学实效,锻炼了师生教学实力。
文,致思;理,致行。二十五年的行走教学,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中央的信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