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2024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七讲,主会场于11月22日在本部红楼会议室举行,分会场于11月25日在大学城校区信息学院113教室举行。参加本次培训的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七届主席团全体成员、全体院干、2022-2024级全体班委。本次培训由院长周忠华以“何以中国”为题主讲,团总支书记王奕主持。

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主脉。中华文明史中最重大的脉络就是国家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中国国家形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每一次发展都伴随着族群融合。周忠华院长从整个中国的发展史的角度,讨论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即在大一统制度保障下,多元人群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极大增强了共同性,族群大融合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了新的层次,形成了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既有漫长的统一时期,也有时间不短的分裂时期。统一时期,族群大融合固然不断走向深化;分裂时期,族群大融合也从未停止,甚至范围更广。每一次分裂后的重新统一,总能在更广的基础上进行更深的融合。伴随着从秦汉至明清的古代大一统国家的演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在更深与更广的不断交替中发展前行。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思政24101班贺梦婷同学表示:“通过本次培训,我更加了解中国历史发展,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同时,这也激励着我不断探索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审:童淼林,二审:胡港云,三审:董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