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记者 杨凯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增强文化自信,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12月1日上午9点“习马研读社”在T3-D101教室举办“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晗琦老师、2023级全体学生参加活动,“习马研读社”副社长潘慧主持活动。

在本次讲座中,李晗琦老师以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为切入点,主要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丰富内涵与科学体系以及如何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出为了将个人成长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年轻人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
李老师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其精髓所在,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李老师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展现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会后,思政23104班彭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老师联系历史与现实,对同学的问题做出了专业而全面的回答。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明确了新时代青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使命与责任,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肩负起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动能。
(一审:童淼林,二审:胡港云,三审:董树军)